免费医疗”听起来像天堂中兴证券,真碰上急事,才发现是排队排到地狱门口。
美国女孩劳伦因为严重病症,在明明被评为“最紧急”情况下,却被告知要等七个月才能转诊。她等不了,转头飞来中国。
急诊排7个月,她决定飞去中国救命2023年10月,美国女孩劳伦因为身体异常,前往家庭医生处就诊。医生判断她的病情“非常严重”,下达“STAT”级别的紧急转诊申请。
这是美国医疗分级中最优先的紧急级别,通常用于必须立即处理的病例。
但她等来的,是一纸预约单,时间被安排在了2024年1月2日,整整7个月后。她不敢相信:“我是最紧急的级别,还得等200多天?”
她不是无医保人士,不是低收入人群,也不是非法移民。她是房产中介,收入稳定,医保覆盖齐全。但这套医疗系统对她来说,却像关闭的大门,你看得起病,但看不上医生。
展开剩余87%她开始自己打电话、发邮件,问能不能提前。医院的回复是统一口径:“我们看排队顺序,不看病情等级。”换句话说,哪怕你命悬一线,也要排在比你早登记的人后面。
劳伦决定放弃等待。因为她发现自己的病情在恶化,体重下降、持续发烧,严重影响生活。
她做了一个决定:提前启程去中国——她原计划是2024年到中国旅游,如今把行程变成“救命”+旅游。
这个决定并非仓促。她长期关注中外医疗对比内容,曾看到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女生,因胆结石发作,挂急诊等了7小时,B超等了2天,手术要排队4个月,总费用高达6万美元。
最后这位女生回到中国,3天完成手术,康复出院,总费用不到1万元人民币。
劳伦当时就在社交平台评论:“难以想象你们的速度,也太效率了。”现在轮到她自己遇上难题,她很清楚:“在美国等下去,是命赌不起;去中国,也许还有一线希望。”
她最终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,带着一份转诊记录,一份病情说明书,还有对中国医疗的信任。
她不是个例,她只是第一个说出口的人。
“等着”成标配,“等死”成结局劳伦的遭遇,在西方并不稀奇,“医疗等候”几乎成了常态。而这种等待,不只是“排排队”这么简单,它真实影响到生死判断。
加拿大一位糖尿病患者曾经去医院预约体检,接待员告诉她:最近三年都排满了,没位置。她尝试更换医院,另一家也表示“要等三年”,最终这名患者因情况恶化,主动曝光媒体,才被临时插入安排检查。
在德国,一名骨折患者由于必须拍CT,被告知等待时间至少为六个月。医生明确表示,“你可以等,但等久了骨头可能长歪,影响终身功能”。
这不是医疗事故,也不是个别案例,这是制度设计里的“慢反应”。
2023年2月《中国日报网》发布消息称,加拿大每年因“排队等医”死亡人数超过1万人。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。在部分社区,7000人共用1位家庭医生,很多居民甚至几年看不到一次医生。
美国的情况更糟。《经济观察报》2023年9月刊登了一篇署名师永刚的文章,他以医生身份详细披露了美国医疗制度运行内幕。文章指出:医生独立执业、诊断不共享、药企主导权过大、保险机构反复甄别,让整个系统像一台慢吞吞的机器。
美国医院并非没床,而是你住不上;并非没人,而是你排不上。
哪怕急诊室门口躺着人,里面也可能因为手续不齐、医生没空、设备分层管理等原因,迟迟不处理。
一位美国儿童在医院手脱臼,等候时间超过4小时,治疗完拿到账单——1767.6美元。而在中国,这类处理通常不到3分钟,费用更是几十元起步。
加拿大一位膝关节病人,排队一年终于拿到手术“预约名额”,随后又等了三年,至今未安排手术。
这种情况之下,“看病难”不是一句抱怨,而是事实:你有病,你有保险,你就只能等。
而等多久,没人能给你答案。
看病不等人,命在中国救回在国外“免费”看病像抽奖,结果不一定等来治疗,有可能等来死亡。
这几年,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等,他们主动选择跨境就医。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公布数据,每年有190万人选择前往其他国家治疗。曾经热门的是墨西哥、哥斯达黎加,现在逐渐出现了新的名字:中国。
2023年,一位加拿大游客在中国旅游期间突发耳部感染。他随即前往上海某三甲医院,仅用不到4小时完成挂号、诊断、检查、拿药,费用为折合人民币约800元。
他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从未想过,在一个陌生国家看病,竟然比我本国更简单、迅速。”
另一位美国博主曾在视频中展示他的就医账单:在美国,安装三颗烤瓷牙被报价9600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6.8万元,保险仅赔偿2000元。他最终在中国完成治疗,总费用不到1万元,效果更好。
还有一位美国留学生突发心脏疾病,急诊送医后被收取1100万元人民币账单。这位学生无力支付,只能申请破产保护。
而在中国,心脏手术不光能按计划快速完成,而且费用有医保覆盖,普通公立医院不会出现天价账单。
这些例子在国外不断发酵,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。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留言表示:“原来中国还能看病?”“我们该学学你们的制度。”
而中国医院并没有特意宣传什么神话,做的只是实事:能挂号,能看上,能负担。
没有“等三年”的体检表,也没有“七个月后见医生”的预约单。
有的是值班医生在岗,有的是设备实时开放,有的是流程直通,不用来回问保险公司拿批准。
劳伦的故事不是偶然,她背后的190万人,是这个系统自身的真实反应。
中国没有说自己最先进,但起码,能救命,不等人。
参考资料急诊送进国外医院 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句道歉!.人民网.2018-05-19
你醒啦?”美国妹子刚被抢救过来,就看到护士微笑递上刷卡机!连救护车撞人也照收天价费…
美媒:美国医疗体系之恶,令人难以忍受!.中国日报网.2023-02-08
看病15分钟花了5000美金?美国天价医疗把跑到美国的华人震惊到了.北美留学生观察
美国每年近200万人出国看病!在美看病到底有多贵?看看几位华人的真实经历!.上游新闻综合.2024-10-16中兴证券
发布于:河南省沪深A融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